安顺学院学报

  • 把握十五大鲜明特点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屠声凤

    <正> 党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历史上召开的又一次空前盛会,十五大报告论述了中国跨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当一个世纪的历史即将完成,新世纪的篇章就要展开时,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面对举世关注的问题,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向中国人民、全世界作出了郑重回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报告,来之不易,它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智慧和结晶,从1996年10月31日成立报告起草小组到1997年9月9日,长达10个月的起草工作,经过从中央到地方135个单位,党内外4000多人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一次次的修改,一步步的完善,集中了全党智慧的十五大报告稿日臻成熟,最后九异其稿,形成了三万多字10大问题。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回顾百年展望未来50年,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思想极其深刻,内容极

    1998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民族精神的构建

    杜勇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建立起健康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总体发展,特别是下个世纪中叶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都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998年01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0 ]
  • 突破自我 重构师专思想政治教育——师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扰及几点认识

    黎进深

    <正> 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和传统,是被证明了的宝贵经验。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需要科技的进步和安定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来,我们遵照这一思想,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毋庸讳言,在师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困扰和困惑。

    1998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二十世纪诗词选》序

    钱理群

    <正> 本书是我与贵州大学中文系袁本良先生合作的结晶,最初的动因完全是出于友谊的纪念,不想认真做起来,就逐渐发现了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我与本良从70年代中期相识,至今已有近30年的交情。当时我们都在贵州安顺地区师范学校同一个语文教研室任教,彼此来往还算密切;最难忘的,自然是我的第一本手抄的鲁迅研究著作(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像我这样的人公开出版著作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本良设计、制作的封面。但我们真正建立起深交,却是在我离开安顺,到北京来读书、谋生以后。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我不是贵州人,某种意义上我是被“流放”到那里的,却因此与贵州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越是远离愈加怀念,这20多年来,我不知多少回“梦归黔土”,而几乎都要以本良的那方雅致的小院为最后落脚

    1998年01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92 ] |[阅读次数:0 ]
  • 老树春深更著花——《二十世纪诗词选》跋

    袁本良

    <正> 一 世纪之交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本世纪风云变幻、波澜起伏的历史,回顾记录并参与了这一历史的传统诗词(习称“旧体诗词”,概以“新体诗歌”比较而言,今姑沿用之)创作活动,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从清季的宋诗派“同光体”到清末民初的“南社”,从世纪之初的诸多“旧文人”到五四运动以后的不少“新作家”,从书斋讲台上的学者教授到政坛上的领袖、马背上的将军,旧体诗词的作者层面广泛,创作活动从未间断。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在不少时间内陷入冷清沉寂的局面。像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时期,知识分子所习用以寄志言情的旧体诗词甚至只能以“地下

    1998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绪论

    陈容舒

    <正>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四千年,源远流长,浩如渊海。在这丰富的文学史料基础上来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史,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表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概貌和发展脉络,科学地阐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渊源和规律,力求反映出古代文学发展的本来面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但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受着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又和文化的其它领域如历史、哲学、宗教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文学史的撰述必须正确阐释文学发展中的内外关系。既要看到文学发展中文学和时代的经济、政治以及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文学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重要部分的历史价值;同时,更要着眼于文学本身,不使文学变成政治与经济的简单图解,成为哲学和历史的失掉个性的附庸,而单明其自身发展的先后继承、消长得失以及独具情性和美感的文学特性,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史。

    1998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0 ]
  • 梁代宫体诗的再认识

    颜建华

    <正> 下篇:女性美的描摹·绮靡和新变·庸俗的心理 四、在女性美的描绘上,梁代宫体诗继承并超前了前代,从而使我国的诗坛出现了全面细致地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诗作,形成了描摹女性美的新潮流。 对男女爱情的抒写,自然离不开对女性美的描摹。梁代宫体诗在女子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粗线条的写意,或局部的片断的摹写,而是更加细腻、传神的工笔彩绘。 梁代以前,我国的诗歌领域,对于女性的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并不十分注重。《诗经》中虽然有许多热切的爱情诗,但真正工笔描绘女性美的只有《卫风·硕人》的第二章。这章诗既细致地拟写了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的容貌美,又刻画了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情态美,把一个绝世美人活现于人们的眼前,故旧有“美人图”之誉,被视作我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美的篇章。遗憾的是由于受汉儒“非礼忽视”的传统道德的束缚,《诗经》之后,男女之情的大胆表现被视为禁区,对女性美的描写主要沿袭了《诗经》侧面烘托和特定环境映衬等手法,《陌上桑》、《董娇饶》、《羽林郎》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手法

    1998年01期 38-4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8 ] |[阅读次数:0 ]
  • 论《离骚》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邱昌胤

    <正>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是楚王同姓贵族,曾任楚怀王左徒、三品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歌,是创建楚辞体的主要代表。《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积极浪漫主义杰作,《离骚》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与其它文学作品完全不同。 一、别具一格的楚辞体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的句法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也较长,宜于反映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其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形以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汉代人把这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为“楚辞”。因为《离骚》是其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诗。

    1998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40 ] |[阅读次数:0 ]
  • 庄重情深的颂歌——谈毛泽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黄泽佩

    <正>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信中说:“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他在这里说的“学习”,指的是“深入钻研”。从他所说的“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一语中,我们得知,毛泽东是写过五言律的,只是“没有发表过”而已。毛泽东究竟写过多少首五言律诗呢?至今还不得而知。现在我们能够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里,读到毛泽东写的五言律诗,有四首。最早一首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有两首写于解放战争时期,还有一首写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是:

    1998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曲学大师吴梅的修辞论

    宗廷虎

    <正>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涯,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顾曲尘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又名《词全讲义》)、《词学通论》等。是我国近现代之交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和作家,被公认为与王国维齐名的曲学大师。他的曲学论著中有不少谈修辞的内容,尤其是在1916年问世的《顾曲尘谈》和1935年出版的《曲学通论》(两书的文字有不少雷同,均为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将吴梅的戏曲论著收入《吴梅戏曲论文集》中于1983年出版。 一、论戏曲结构 我国诗文均有重视结构的优良传统。在戏曲领域,明王骥德的《曲律》和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均对结构予以格外的注意,李渔并专列“结构第一”一节予以论述。遗憾的是,有清一代的曲论家,在李渔之后,竟鲜有谈及戏曲结构者。吴梅就说:“尝谈近人传奇,惜上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终不能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由结构全部规律之未尽善耳。”①

    1998年01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0 ]
  • 小说艺术构思漫谈

    蒋晓兰

    <正> 从广义上讲,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总体设想和宏观把握,不仅包括作家、艺术家对作品的艺术构思,也包括他们的世界观、审美理想以及各自的创作个性。狭义的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从一定的创作意图出发,在孕育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具体内容因艺术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而角度的选择和对情节的安排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角度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两方面谈谈小说的艺术构思。

    1998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0 ]
  • Techniques in Learning and Expanding Vocabulary

    桂锐林

    <正>Most english language learmers often complain that it is hard to learm new words by hrart their

    1998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英语写作技能初探

    孙克胜

    <正>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运用形式,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短文。因此,教师应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抓起,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作。 一、听、说、读、写一齐抓,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个基本途径。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听和读是信息输入,说与写是信息输出;就说和写的关系而言,写是说的整理与记录。没有听、说、读作为基础,写就无从着手。如何打好这些语言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讲授知识内容,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加大听的输入量;第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英语对话,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述简单的故事、笑话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三,教给学生一些快速阅读方法,指导并督促他们进行课

    1998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0 ]
  • 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看我国的人权保障

    郭明

    <正> 人权前先是人民的生存权,但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权利,它是包括生存权等多方面权利的综合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就今天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生存权就是指人的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的权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生存权,其他权利就无法谈起。西方社会试图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推行强权政治,干涉我国内政。事实上,我国在人权保障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可以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上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七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一九七九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作了重大修改,完善了刑事司法程序,增加了保护公民权利的规定。

    1998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0 ]
  • 试谈经济素质也是高校图书工作人员不可忽视的服务条件和内容

    何燕

    <正> 当前,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正步入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时代,各种产品、科技成果、情报信息资料日益增多,层出不穷,不断融入整个社会经济大循环圈和市场经济大潮,与市场经济接轨。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载体和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图书工作人员怎样才能跟上前进的步浅,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提高图书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过去,高校图书工作人员,一向以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进行其活动,履行其职责,完成其任务,很少考虑到经济素质这一重要服务条件和内容。今天,在加快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尤其是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笔者认为,图书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还必须要有经济素质。本文仅就图书工作人员的经济素质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998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新生的导读工作

    孙萍

    <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需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运而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把高校图书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导读工作,对读者的阅读目的、内容与方法给予积极的引导,以强化教育职能,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课题。导读工作的开展,使高校图书馆由单一形式的服务走向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由传统刻板的服务形式走向灵活开放的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读者求知成才的主要课堂,成为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阵地。 导读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灌输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它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进度,是站在朋友立场上加以引导,其特点是非强制性的。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得坚持正面激励的原则。这一点对于刚进校的新生尤为重要。

    1998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 注重地理学科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陈洪祥

    <正>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远在有文学记载以前,人类为了了解其生息繁衍的居住环境,就注意考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区别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的差异,甚至去塑造现象以外的意象,并将这些现象告诉别人。自从有了文字以后,地理资料就被陆续记载下来传诸后世。如公元前八世纪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是一部对当时已知世界的边远地区的地理记述,也是最早的地理记述。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我国便具有了系统地理观念的作品《禹贡》问世。而在学校中进行地理学科教育则始于十七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技术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地理学便逐步走向现代化。现代地理学同传统地理学比较还显得年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正在不断完善。

    1998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